

正月划龙档在秦垟南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的正月十二至十五元宵节前后四天时间,从未间断过。
2017年2月9日晚上6点多,秦垟南村在文化礼堂门口举办了“舞龙档,迎新春”活动,现场灯火通明,村民翘首以盼。龙档在秦垟南村文化礼堂门口出发,环绕秦垟南村一周。
村民们身穿武功服,戴头巾,脚步合着锣鼓的节奏迈进,精雕细琢的龙船和雕刻着各种精美花样的龙档在村间的小巷里和民房间舞动着,唱词人唱着古老的龙舟词,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避邪保平安,为宁静的村落增添了新年喜庆的氛围。
秦垟南村元宵节闹“龙灯”游“龙档”历史
元宵节闹“龙灯”游“龙档”,是村民进行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文化活动形式,也是村民祈福平安,表达喜庆的一种习俗。在秦垟南已经有几百年历史。
秦垟南的“龙档”由“板凳龙”发展而来。用木头制作成凳形的龙身,多节联结成一条木板龙身称之“板凳龙”。而现在的“龙档”选用樟木和田泥树为材料,用木工锯锯成块形或扁方长形的板料,再按规格定好档背和档板的木料,再按规格加工成档板和档背,并对块料进行选题加工人物(如戏剧人物、三国、神话故事等题材)。档背和档板之间配好档镶材料,每个档镶上定好各个历史故事人物,每个档板上有猛兽,还有故事人物上的旗杆斗。档头和档尾配上亭台楼阁及牌坊,亭台楼阁内又有历史人物和活动的情节。档背、档板采用浮雕山水花鸟和人物故事题材。整个雕刻完工后还要油漆加工、色彩描绘,整条龙档一律漆上朱红,贴上金箔或红、黄、蓝、绿、紫各种色彩。最后把灯笼放置在档板中间,在游龙时点亮灯笼,就显出其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气势。
“龙档”随着“龙船”出游。“龙船”也称“龙灯”,秦垟南村过去一直做的是普通“龙船”,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富了,五年前开始制作“首饰龙”。“首饰龙”饰有70多个制作精巧的亭台,在各层亭台中又配饰着近300个精彩的绸塑人物,组成80多出戏,内容大多取材与《三国演义》、《说岳全传》。整个龙灯还装有木制齿轮传动装置,把所有人物分别联结在一块。通过电动摇手可牵动全部绸塑人物,各自表演不同的动作,妙趣横生,逗人喜爱。“首饰龙”因其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和极强的观赏性,一直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每年元宵节前几天,本村都会举行盛大的首饰龙游龙活动,人们期望首饰龙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附件: